建筑源于对世界的体悟和想象,它们终是为了营造适宜的场所,激发丰富的可能,呈现风景。这些风景可能是山水林园,也可能是人文样态;可能是诗意的情境,也可能是琐碎的日常……是人与世界的关联。因此,建筑设计或
场所营造,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潜在场景的激发想象中,创造可能,呈现这些风景的过程。
——王幼芬
日前,浙江省工程勘察(建筑设计)设计大师、筑境设计总建筑师王幼芬的最新著作《呈现风景》正式出版。本书系王幼芬的建筑设计作品集。书中以“人·城市·自然山水”“人·城市活动”“人·历史记忆”三个篇章,收录了建筑师王幼芬设计的重要建筑/城市设计作品,如吴山博物馆、浙江旅游展示中心、杭州武林美术馆、杭州金沙湖大剧院等大型文化、艺术、教育类建筑设计项目等,其中多个作品曾获得国家、省、部级相关奖项。
本书文字情感真挚,娓娓道来,传达了建筑师在其执业过程中对人与建筑和自然、人与城市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探索。书中收录的设计案例均以图纸、图片/照片与文字相照应的方式展现了建筑创作设计生成的过程,对建筑设计领域的相关从业者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。
于建筑创作中呈现风景
《呈现风景》
王幼芬 著
ISBN:978-7-5765-0667-9
同济大学出版社
在幼芬师姐的作品中,形式语言是很低调的,设计的大部分用心给了人与景致之间的关系建构,而设计的痕迹则被小心地掩藏。就好像古代宋画,画者的技匠不会被夸张地表现,但总给人一种引导观者入画探索的诱惑。这是画
的态度,也是设计的一种态度。这本读物对作品的选择并不以是否建成为标准,用意也就在于和读者交流关于“设计”这种行为的意义。设计是“呈现风景”的法门。
——韩冬青
王幼芬的设计始终将“观”和“游”的状态交织,以人作为主体的出发点,搭建起与环境场地、历史传统的联系,将人们的日常行为延续并融入环境建筑空间中,强化文化建筑的公共性、开放性。设计将建筑随时间浸润于周围
环境、城市山林街巷生活中。这应该是当代城市希望由建筑点亮的生活。
——徐洁
筑境设计成立20周年,提议出本我的作品集,这让我有机会回顾与整理所做的设计项目。粗粗算起来,这些大大小小的设计项目有百余项,但真正实施的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其他的不是遭遇设计投标败北,就是经历项目的
无常。这本集子收录的最近二十年的十七个项目,自然也反映了上述这些状态。不过无论成败与否,集子中的每一项设计,都内含了当初对于特定场地环境的解读和具体问题的思考,融入了相应的愿想与策略。因此,从某种
意义上讲,这更像是一份设计过程中所思所想的记录。希望通过对它们的整理,与大家分享。
而集子取名“呈现风景”,更多是与自己设计过程的愿想有关。建筑源于对世界的体悟和想象,它们终是为了营造适宜的场所,激发丰富的可能,呈现风景。这些风景可能是山水林园,也可能是人文样态;可能是诗意的情境,
也可能是琐碎的日常……是人与世界的关联。因此,建筑设计或场所营造,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潜在场景的激发想象中,创造可能,呈现这些风景的过程。
项目的设计过程离不开设计团队。当我重温一组组曾经共同经历甘苦的团队成员名单,回忆与大家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,不禁感慨万千。他们是我的同事、我的学生和我的伙伴,没有他们的积极投入与不懈努力,就不可能有
今天这些设计作品,能与这样一批有理想、有追求、又有共识与默契的人一起工作,是我的莫大幸运!想到他们,内心充满感激!感谢大家!
——王幼芬
摘自本书后记
作者简介
王幼芬
Youfen WANG
浙江省工程勘察 ( 建筑设计 ) 设计大师,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教授,筑境设计总建筑师,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。198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,之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及教学,曾工作于宁波市园林处
设计室、杭州市建筑设计院、筑境设计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。现任筑境设计总建筑师。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以来,先后主持了较多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及各类公建项目。独立主持并作为设计主创的项目百余项,其中一些
项目设计获得了国家、省部级奖项,包括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 ( 建筑创作类 ) 金奖、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设计奖,以及多项省建设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等。
内文摘读
吴山博物馆
状态|2010年竣工
初到吴山博物馆场地,感觉竟是沉甸甸的。
在杭州城里,吴山应该是与老城中心融合最为紧密的一座山峰了。相较民国初年还位于城外的西湖,吴山与杭州城有着更为密切的日常联系。山上散布着祠堂寺庙、石碑崖刻,山下延展着街市巷陌。山上香市与山下集市,山与城,精神与世俗,在这里相遇和流动。吴山成了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日常。吴山脚下最贴近老城区的,要数河坊街一带。博物馆的场地就在这里,它东临“河坊街历史街区”,斜依在吴山山脚。
建筑延续城市肌理
记得我以前常从这一带上吴山,悠悠哉哉地穿过人家小巷,顺着石阶步入山林。而现在,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让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:山脚下曾经熟悉的河坊街消失了,仅留下场地东侧一带的历史街区,它们经历了统一改造,总算还留存了老城以往的烟火气和记忆。场地边绕山而上的粮道山路,如今失去了往日亲切近人的尺度,取而代之的是方便旅游大巴通行的宽大车道。对比郁郁葱葱的山林,山脚处的场地却是光秃秃的,高低不一的台地横卧在那里,夹杂着废弃的仓库和停车场。从远处望去,就像一块巨大的伤疤,嵌在山林与城市之间。曾经那幅山与城相连相依的生活画面,在这里隐退了。
眼前,这座将要出现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?它又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呢?迟迟没有动笔,仿佛在这山城之间,潜藏着某种特殊的东西,等待着我去发现,去捕捉。
直到某一天,或许是被某种潜藏的感觉引导,我画出了第一张草图,虽说不那么明确,我却清晰地意识到:就是它!于是,再也没有回头。
草图中,残秃的台地已成茸茸的山林,建筑顺着山势匍匐其间,指状般伸入林间,展向城市;一条步行山道穿过建筑,一端迎向城市,一端通向山林……
构思总是具体的。除了考虑博物馆自身需要解决的功能、流线等问题,最为重要的,是如何营造一处真正有归属感的场所,如何为人们带去与吴山本该有的日常关联。
一至四层平面图
生生不息的山林与城市自有其肌理脉络。设计对场地中遭到破坏的山体进行了填补、修复,使它们延续周围山体的等高线和形态,恢复其原有的自然肌理,重归山林;同样,建筑通过分散的布局形式、适宜的尺度和青灰轻盈的屋面形式,在融入山林的同时,也应和了山下街区的老城肌理、街巷人家。
建筑顺应地形,依山逐层展开
在这里,博物馆既是城市的片段,又是山林间可穿行的巷陌。博物馆顺依着山势由低向高,逐层展开。一条穿过整个建筑的步行主轴接城连山,将指状般伸向山林的展览空间并联成整体,形成连续而张弛有度的空间格局。其间,每组展厅含两层,依山就势地散布在 ±0.0m、4.2m、8.4m和12.6m四个不同高度的台地上。展厅内上下两层连通,展厅间首尾相接,构成了自洽连续的展览空间序列。各层展厅既与步行主轴空间关联,又能相对独立而自足,这也为步行主轴空间的公共性提供了可能。博物馆的步行主轴空间顺应山势纵向展开,一端面对城市,一端通向山林。其间,依伴着花草绿植的段段石阶,连接着一旁的展厅,也应和着展厅间透入的绿荫。阳光从顶部的格栅洒落,使得这一空间更显公共开放,充溢生气。
步行主轴
纵剖面图
观展的人们可经由入口进入一层展厅,通过展厅内和展厅间的空间引导,连续完整地于各层展厅观展;也可经由主轴空间的石阶,有选择地进入旁侧的任一展厅,自由观展。上山的人们,则可沿着带有山林野趣的石阶,或拾级而上,或驻足赏景,或行至尽端处的庭院品茗小憩,或穿过博物馆,步入山林。在这里,博物馆不再是山林和城市间的阻隔,也不再是被人们绕行的踞山他物。人们在此穿行、观展、交往,带着街巷的温度、山林的气息,也呢喃着款语轻声和日常的乡音。
邢台大剧院
地点|河北邢台
规模|57382㎡
状态|概念方案
鸟瞰
大剧院常常被看作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,它们规模大、区位佳,多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,拥有良好的环境资源。然而,由于剧院建筑功能单一,服务时段、对象有限,使用频率低,再加上运营上
的困境,使得较多剧院长期处于空置状态,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城市日常活动的关联,成了一座座美丽却被人们绕行的孤岛。
还能再安于设计这样一座孤岛吗?
2019年3月,我参与了由CBC建筑中心组织的邢台大剧院建筑设计国际竞赛。设计之初,就曾这样问自己。
大剧院的场地位于邢台市东部新城的核心区。场地的东侧是核心区的文化主轴,主轴的端部为市民中心,跨过主轴,另一侧是与大剧院遥相呼应的科技馆,三组建筑共同形成了一个组群。此外,场地周围布有
较多的商务办公区和居住区,南面为美丽的园博园,它们为这一区域注入了活力与生气。
基于对场地周围环境的深入分析,设计以具有整体感的完形体量来回应场地,建立与周围建筑及环境良好而均衡的相互关系。为了呼应东侧文化主轴,同时引入南向园博园景观,设计将建筑中部的公共开放区
域抬高至二层,并结合人流动线组织,向东、南两个方向敞开,形成既开放又具内聚力的场所——“文化客厅”。建筑围绕文化客厅呈环状布置,构成了外部完整单纯、内核自由丰富的布局形式,为大剧院吸
纳城市活动创造了可能。
文化客厅
为了避免大剧院沦为美丽的孤岛,设计尽可能集约、紧凑地组织大剧院演艺场馆,以使这些日常使用率相对较低的场所尽量少地占用城市资源,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城市日常。同时,围绕中部开放的文化客厅,设计于各层融入了城市空间和日常功能,使大剧院即便在没有演出的时候,也依然能生发城市活力。
一至四层轴测图
大剧院的演艺场馆环文化客厅一侧紧凑布置。设计综合考虑国内剧院的运营状况和当地的实际需求,组织了1400座的歌剧院、500座的小剧场、300座的多功能厅以及200座的报告厅,以合适的规模和多层级的配置,满足大剧院不同的演出和使用需求,也使它们在未来的运营中灵活可变和可持续。
由于各演艺场馆的主要空间被安排在二层,建筑底层的较多空间得以解放,设计通过沿街空间和商业内街的组织,融入较多的城市及社区服务功能,贴近城市生活。此外,围绕文化客厅,设计于各环形层面组织了小型影院、文创工坊、图书阅览、教育培训、健身锻炼等场所。它们交通流线便捷,可达性好,为市民的日常活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。
除了布局形式和功能组织,设计充分利用景观资源优势,最大限度地将远处园博园的景观,场地内的水面、绿坡引入文化客厅,并于其间营造出生机盎然、层次丰富又具趣味的场所空间。文化客厅连接着演艺场馆,也贯通着大剧院上下各层公共空间。有演出的时候,这里是节庆般的汇聚地,人们在此相约相聚,谈事论艺,笑语欢声。
纵剖面图
横剖面图
常间,这里是城市活动的舞台,年轻人在此聚会活动,老年人在此闲话家常,孩子们在此穿梭玩耍,空间中充满生气。环文化客厅上行,是串接着不同功能空间的环形敞廊,人们徜徉其间,如同置身于多变的城市街道,随心所欲,自在愉悦。沿环廊上行,可至环状露天剧场,在那里,人们或歌或舞,自由放飞。
最让人感到惬意的,是文化客厅南向的观景绿坡。这里面向园博园,视野开阔,景色优美。阳光灿烂的日子,人们在此相约相会,闲倚散坐,沐浴阳光,享受美景。
这还是一座大剧院吗?
是的。
想来,这是一座呈现城市生活的大剧院。
她不再是美丽的孤岛,而是一座城市,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。
当然,她也是美丽的。
*文字与图片来源于同济大学出版社公众号。
*免责声明:本文旨在与行业内人士分享和交流,部分内容采用了相关公开数据、图片等。如有涉嫌侵权,敬请通知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编辑排版|筑境设计品牌部
商务联系|400-8066-508